成功的背后皆是心酸!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从失败开始,每一次失败都代表着你离成功更进一步。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的秘诀在于恒心,最成功的人往往就是敢于尝试敢于冒险的人。
中国女子跆拳道队运动员吴静钰的故事:进攻,是我的风格!
伦敦时间2012年8月8日,伦敦奥运会展开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比赛角逐。在决赛中,中国选手吴静钰表现稳健,最终以8比1战胜西班牙选手雅古耶·恩里奎,成功卫冕奥运会该项目冠军。
2006年吴静钰夺得了中国亚运会历史上第一块跆拳道金牌,2007年又成为世锦赛冠军。2011年5月2日,吴静钰在世锦赛49公斤级争夺中,以两次关键的“踢头”攻势连克两位劲敌,再次夺得世锦赛冠军。
“这是我的风格,从小都是这样,我就是喜欢进攻。”吴静钰
1987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的吴静钰,12岁时以1.4米的身高开始练习跆拳道,在周围人对“身高”的质疑声、教练们不断的鼓励中,她经历了多次成功与失败的磨炼,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一鸣惊人,夺得跆拳道女子47公斤级第一个国际冠军。
2008年8月20日,一天的激烈鏖战成就了吴静钰的奥运会冠军梦想。
留恋饼干味的“钰兔”
吴静钰是一位难得的跆拳道天才,爆发力和柔韧性俱佳,攻击性强,连续得分能力突出,因此获得“轻型轰炸机”的美称。她的出现,弥补了中国在跆拳道女子小级别的空缺。赛场上的她是狠角色,总想一脚就把对手劈倒;赛场下的她则是小孩子,降完体重仍留恋饼干的味道她就是吴静钰,这个有着两面性的姑娘,是跆拳道界的明星。作为中国跆拳道新一代领军人物,吴静钰有一个可爱的绰号“钰兔”。
在金牌和突破的背后,是在运动员看来司空见惯的伤病,但是吴静钰的伤病却来得有些让人哭笑不得踢对手踢得太狠了。“比赛难免有伤病,好多伤都是因为在踢对手的时候发力太狠了,不小心伤到自己了。不过没关系,这是硬伤。我身上的伤不多,都是一些急性伤,就是创伤,很快就好了,没有老伤。”吴静钰平静地说。伤病,对于这名年轻的姑娘,似乎也成了司空见惯的事。
“小不点”渐成大器
老家在景德镇的吴静钰,是在上初中的时候被教练王志杰选中的,当时她身高才1.4米,那时候在以身高腿长为选拔原则的年月,谁也看不上这个矮个儿,但教练王志杰坚信,这个“小不点”一定能成才。王志杰将吴静钰带入了江西省跆拳道队。2003年,王志杰转投江苏跆拳道队,吴静钰也跟随教练“转会”到了江苏。在王志杰的指导下,吴静钰的成绩提高很快,身高也从1.4米变成了现在的1.66米。练习跆拳道不到两年,吴静钰就取得了全国比赛47公斤级的冠军。
在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上,她为中国队实现了跆拳道项目亚运会金牌“零”的突破。2007年世锦赛,在47公斤级的决赛中,吴静钰又以绝对优势战胜了泰国名将姚瓦帕,为自己摘得了最有分量的一枚世锦赛金牌。此前,姚瓦帕曾在亚锦赛和世界杯赛上两次战胜吴静钰,不过,谁也没有料到,吴静钰能够以5比0的绝对优势获胜,这也让她在国际跆拳道界一战成名。从此,吴静钰也成为众多竞争对手的研究对象。
“钰兔”为父母盖别墅
吴静钰的家在景德镇市吕蒙乡姚家咀这地方名字听着像是农村,其实已经发展成景德镇的经济开发区。不过,吴静钰的家是一排很旧的平房,石头垒起围墙,院子很大,但屋子显然已经历尽岁月沧桑,与周围那一栋又一栋漂亮的小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村里,你会发现我们家是村里剩下的唯一的平房,左邻右舍早都住进了洋气的小楼。”吴静钰曾笑说:“很小的时候,家里的条件还是不错的,之后我爸爸搞养殖业失败,一下子亏了好几万元。”那时候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家里的条件因此一落千丈,还背上了债务。在村里划为开发区后,大家田都没了,但在经济上得到了补助,所以家家户户都盖得起楼房。她们家的经济情况虽然也一点一点在好转,但一直没有达到盖楼的程度。
2004年,吴静钰在美国打公开赛的时候,曾被那里随处可见的别致小楼所吸引。回国后她打电话告诉妈妈,自己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盖一栋别墅,像在美国看见的,不是很高,屋前有池塘,很精致的那种,她甚至自己已画好了图纸。
2008年她拿到了北京奥运会冠军,问起她此事,她也笑说:“我自己肯定设计不出来了,还是要请设计师帮忙了。现在我可以回家为他们盖别墅了。”
生活中,吴静钰还是一个很爱看书的姑娘。在她的屋子里放着好多书,这中间有教如何迈向成功的,也有运动生理、健康方面的。吴静钰曾天真地对妈妈说过,自己总觉得学的东西太少,领导开会,理解上好像总是慢一拍。其实面对媒体时,吴静钰的回答既有条理,又有内容。她的小学同学马航燕这样评价她:“在所有科目中,小钰的语文更好一些,这些年基本上都是在电视上看到她,感觉她的表达能力很不错,我想跟她以前语文底子好有关系。”
走南闯北,国内国外,到哪儿吴静钰都吃得惯。妈妈称她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不挑食什么都爱吃。虽然吴静钰的适应能力极强,但是她最喜欢的还是妈妈亲手做的炒白菜。有一次,吴静钰在海南集训打电话回家,特意告诉妈妈,那里菜的味道和家里差不多,炒白菜烧得像极了妈妈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