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孩子叛逆期心情
1、很多家长把孩子听话乖巧看成是优点,还以此为豪。其实,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太听话,一切都按老师和家长的意见来办事,这未必是好事。因为孩子变成了一部复读机,只知道复制,不知道创新。不知道了创新,又如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没有了胜于蓝,人类文明又如何进步?
2、理解儿童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导致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知觉运动阶段、操作前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正式操作阶段,青春期儿童开始进入正式操作阶段,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显著提高。他们开始对事情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开始审视父母的言行,开始抵制父母不当的要求和表现。
3、看见过世间的丑恶,但仍付出善意;
4、【感叹孩子叛逆期心情】面对着这些已经开始能够进行深入思考,并且可以跟你做严谨分析的青春洋溢的孩子们,咱们再想用简单的命令和训斥就要他们“乖乖地守规矩”?我在想,咱们这些大人是不是有点“天真”过头了?
5、睡觉喜欢牵着闺女的手,上次梦到闺女长大了,拉着我跑。
6、还有的孩子在22个月左右的时候会经过一个冷淡时期,变得特别不爱听父母的话,不愿意配合父母的要求,对父母的任何话都没有反应
7、PS:其实在这方面,比我技高一筹的同仁和家长们多的是~~但凡是常年干班主任的,都个顶个的牛~我在这里不过是把自己的一点点有限的领悟给记录下来~对不住大家,献丑卖乖啦~
8、结果回家孩子把肉吃了药吐了,但看起来是一天天好起来。还要怎样?我觉得我女儿是开悟的境界。事来事应,境过心灭。她不同意的每件事都反抗,但下一刻还相亲相爱如故。
9、尽管如此,如果他答应了一次,你就可以在那一次抓住机会大肆表扬他。
10、在面对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的处理方式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怎么跟他沟通、交流,才能让孩子冷静,下面有些方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11、当孩子追问这些“为什么”的时候,作为师长的我们,能条理分明地回答出来吗?如果我们自己都无法解答,又哪里来的底气要求孩子完全的信任和听从?
12、其实初中的孩子都是心里有数的,只不过他们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证明他们的存在。对于初中的孩子,只有唤醒了他们心里的内动力,唤醒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才能真正有效的解决所谓的初二现象还有青春期的叛逆。
13、(2)青春期的孩子脾气莫名的焦躁,这是一种生理反应,但不要形成一种习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绝对不提倡一味的顺从,因为这个纵容一定是要有底线的,而且家长要守住这个底线,不能妥协。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时,家长假如说一味的顺从或者妥协,就等于告诉孩子做事情没有原则性,什么事情只要他一闹就都能达到他的目的,那么将来他就会用这种方法来控制家长。
14、我和孩子爸爸找孩子长谈了一次,和她说既然她不想让家长管,那么就给她自由。从此她的任何事情家长不参与,只一条,不许做违反原则和法律的事。
15、今天的故事里,阿尔菲的妈妈就非常巧妙地化解了阿尔菲的小情绪。没有用道理和命令“硬碰硬”,反而用她的宽容和温暖,成功地“抱住”了阿尔菲的情绪,让阿尔菲更加想念妈妈想念自己的家。或许这种相处方式,就能让家长找到那一条能通往孩子内心深处的路。
16、这一对矛盾体如果一直处于对峙的状态,终会有“败阵”的一方,甚至“两败俱伤”。
17、成长是一棵树,总是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快乐长大;成长是一株草,总是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长满大地;成长是一朵花,总是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开满山头。
18、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有了什么他自己的想法,你不要先急于否定,把他的想法一巴掌拍死。要先听孩子说完,如果你感觉他的说法合理的话,你要尊重孩子可以先按照他的想法试验一下,如果不成功可以再讲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这是他一定会听取一些的。
19、初中入学的分班考试,孩子考了第六名,接着就是二十多,五十多,到了初孩子成绩下滑到一百多名。
20、无论你的心,你的出发点有多么好,一旦不能被孩子所接受,这种想法也就毫无价值,同时也更容易激起相互之间的争端。
21、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22、你说你哪里来的这么多为什么?!你不知道你是个学生吗?学生就应该有个学生的样子!学生就应该守学生的规矩!
23、小时候矫情,屁大点事儿都要忧郁一把,慢慢长大了才发现,快乐本身比任何一切都酷。
24、虽说这种思考还是有着一些青春期的叛逆冲动在里面,所以会显得锋芒毕露、桀骜不驯。可我们如果大力压制住他们的质疑,不许他们坦诚地表达出来,那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鼓励他们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我们,和看到真龙就吓得抱头鼠窜的可笑“叶公”又有什么区别呢?
25、所以家长感觉不适应。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和以前不一样。孩子们希望被尊重,希望家长把他们当成一个大人来对待。但家长因为害怕,往往延续了在孩子青春期之前跟孩子的互动模式,就是更多的讲道理,指责控制。这引发了孩子更多的叛逆,孩子把所有的精力用来对付家长和老师,学业成绩自然会下降。另外家长的指责和控制,不但让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无法沟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抗拒和排斥心理,然后开始厌学。朝着家长担心的方向发展。
26、在教育孩子上家长需要多向教育专业人士征求意见,可以多听听一些教育讲课,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知道怎么处理了。
27、阿尔菲的妈妈非常的智慧,她把阿尔菲的“离家出走”当成一场妈妈和宝贝儿间的小游戏,像是阿尔菲要进行一次短途旅行,还帮他准备行装。妈妈让阿尔菲在离家出走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弱小,和他对妈妈的依赖。
28、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的花样你赶不上趟啊。
29、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指责,而是先平复一下我们自己的情绪,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共情,认可孩子的情绪,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再去安慰和教育,这种方法才能让他受益一生。
30、叛逆期的孩子,会对家长的命令表现出很反感。尽量和孩子用商量的口吻说话。另一方面要思考一下家长的要求是否合理,对于不愿意做的不要强迫孩子去做,如果别人强迫你做不愿意的事情,你也会表现出不听话的。对于不听话的处理也要分情况:如果一般问题,可以由着孩子的意愿来做。对于安全、品行方面的问题要给他定规矩,讲究原则,让他知道什么不该做,做了有什么后果。管教他不是为他不犯错误,而是让他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平时要注意家长的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孩子的行为很多都是父母那的反映。家长的品行端正,耳濡目染出来的孩子肯定是端正的。
31、遭受过人生的不幸,但仍期待幸福;
32、昨天幼儿园大体检,宝贝出乎意料的淡定。不经意感慨孩子真的长大了,太出乎我们的意料。
33、综合以上三部分,青春期就会成为了我们说的“难搞”。
34、三是多陪伴和沟通,尽管他们长高长大,外形像成人了,但其实还是孩子,需要关注和爱护;同时,有不同观点时,保留开放的可交流态度,好好引导,而不是一味压制,压制在此期基本是要失去作用了,越压越反抗;只有包容接纳才可能带来和气的沟通。
35、老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该要孩子走的路,还是要让孩子自己走的,哪怕是走错了。当然,这种错是在你掌控范围内的错,而不是杀人放火那种十恶不赦的事。叛逆期的孩子,你看着他明明在做一件错误的事情,他还自以为正确。你出于爱他,着急地要求他改变,可他不听你的,你又不愿意他犯错误,于是就产生矛盾了。在这矛盾中,你利用家长的强势压迫他,那有压迫就会有反抗。纵然最后表面上你赢了,但他的心还是不服的,在他心底,你很有可能已经播下一颗仇恨和埋怨的种子了。
36、我登时惊得连眼袋都差点掉下来了!想当初,我读幼儿园,除了在表演节目时见过把我的小嘴儿涂得分外妖冶,并且还会在我的眉间留下一坨“红痣”(真的是一坨)的口红之外,真的还不知道有“化妆盒”这种东西。
37、经典美文|国学文化|励志文章
38、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9、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是我要求太高还是管得太多?累。心累,身体也累,各种累。
40、无条件放手和完全接纳只是概念,要在行动上做到并不容易。家长需要更多自我修炼。
41、我们不是一直都希望孩子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吗?我们不是一直都希望他们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吗?为什么他们真的一开始质疑规则我们就受不了了呢?其实,质疑规则不恰恰代表了他们在尝试着在独立思考吗?
42、其实谁的青春都是伤痕累累,只是那浮华的光景遮住了认识伤痛的本能。不怪你,最美的年华里谁都愿意享受,而不是承受。青春过后,一切归于平静,我更享受这种风平浪静后的归于沉寂,守着父母,接受现实的任何安排。翻阅泛黄的笔记,每一笔都苍穹有劲,记载着青春道路上的点滴。多年之后,我还能借着稀薄平静的日光,坐着摇椅品着茶回忆从前。
43、只是在告知孩子的时候,需要注意用一种平等的语气和孩子沟通,而不是采取一种强制的方法,让孩子必须无条件地接受。
44、最主要的就是不要总是要他按照我们的想法走,还有不要过分的去管他,他会觉得很不自由,于是就反抗
45、自己不是受到孩子的反抗和攻击,而是那个青春期的孩子无法管理自己。他这个阶段的特点规定他这样做。这不是针对自己,而是父母反而更理性地看待孩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