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韦泱
某年,在沪上的一次字画拍卖会上,出现了一批银行家的墨迹:有条幅、对联、扇面等,上款大多写给同一人。其中有一副对联,为叶景葵所书,字体挺拔,墨色饱满,真令我心动不已。拍价从两千元一路飚升,涨到两万。我看竟拍的是一位好友,他志在必得,我就果断松手。对联最终被好友得到,我自然为之欣喜。
叶景葵与《卷庵书跋》书影
叶景葵虽还难以与民国年间大名鼎鼎的银行家,如张嘉傲、陈光甫、周作民等相提并论,但也算是银行界的一位叱咤人物,占有一席之地。
叶景葵字揆初,生于1874年,浙江杭州人。 幼年在外祖父家的私塾读书。 二十岁中举。 后进张元济所办的通艺学堂习英文、数学,课余编写《太康物产表》和《矿政纪要》各一卷。 宣统元年(1909年),他一度挂名浙江兴业银行汉口分行经理,宣统三年初,任天津造币厂监督,三月出任大清银行监督。 他主张大清银行应向中央银行模式发展,并力促大清银行改制为中国银行。 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年),浙江兴业银行在杭州创立。 民国四年该行进行改组和改革,总行移设上海,实行董事长负责制。 在第一次股东大会上,叶景葵被选为董事长。 在银行稳健经营的同时,他对民族企业给予大力扶持。 一直到民国三十四年,他连续担任这家著名银行的董事长,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
叶景葵还是一位爱好古籍的版本收藏家和目录学家,著有《卷庵书跋》,专论古籍版本。他晚年热心文化事业,致力于图书馆建设。在上海“孤岛”时期,亲自选址购地,广猎珍藉,捐赠出自书的全部藏书,与张元济、陈陶遗等联手,于1939年创办私立合众图书馆,先出张元济、陈叔通等人为董事。图书馆搜集了解放区刊印的毛泽东著作单行本,各种进步书刊,以及陈叔通从中共办事处带来的《新华日报》等。图书馆虽屡遭当局搜查,然书刊仍得妥善收存、保管。1947年,国民党镇压学生运动,抓捕进步学生并要秘密处死。叶与陈叔通等十人联名写信给市长提出抗议﹐被称为“十老上书”。1948年,解放战争节节胜利,银行界头面人物纷纷出走海外,有人到叶家问他有否避地之所,他笑答有两处,一为今日所居之屋,一为万国公墓。可惜在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叶景葵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享年七十六岁。
叶景 葵 对联
叶景葵的对联上款为“久芬仁兄大人雅属”,久芬即潘久芬,为中国早期银行家,浙江余姚人。他与另一银行家,亦为同乡的史久鳌共同出资,在家乡创办一所小学,因他俩的名字里均有一个“久”字,遂将该小学命名为“久久小学”,择址在余姚助海侯庙内。其早年任职大清银行。在民国年间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代经理,抗战时期留守上海。抗战胜利后,潘久芬任中国银行厦门分行经理,中国银行赴外稽核。建国后任中国银行民股董事,1964年在上海去世。
此副对联长一百三十厘米,宽三十一厘米,内容是“安得仙人九节杖,莫笑田家老瓦盆”,落款为“叶景葵集杜句并书”。借诗圣杜甫的诗句,表达了叶景葵的心志:得到宝贵的珍品,亦不要看不起普通物什,要享得富有,安得清贫。叶景葵不以书法家名世,却是一位具有厚实文化素养的儒商。他作为银行家所体现出的文人气节与文化担当,着实让人敬佩。而他的字,亦端庄中显灵动,沉稳中见老辣,用笔含蓄内敛,字体楷中带行,方劲峭拔,是学问底子深笃的地道文人字。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