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版权所有徐昌绪行书对联研究与保护修复
作者:周理坤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04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晚晴巴渝地区著名书法家徐昌绪行书八言对联,墨色光亮流畅,笔法潇洒圆劲。该对联经过专家反复观察对比及科学仪器检测分析,其书写纸张被认定为大红色描银蜡笺纸。这种纸张表面光滑细润、质地细腻、做工精美。2018年该对联经过专业人员的保护、修复,已恢复其完整原貌,为研究清代晚期的书法、纸张制作工艺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信息。关键词:徐昌绪;晚清;蜡笺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一副行书八言对联,笔法遒劲,结构俊美,为晚清书法家徐昌绪书写。其内容为“笔有奇锋谈有胜理,参以酒德间以琴心”(图1)。其中上联内容取自北齐魏收所著《枕中篇》,下联内容取自《昭明文选》中收录的南齐名臣王俭为褚渊所撰的《褚渊碑》。对联之意表现了儒家士大夫高洁雅致的精神追求,也体现了徐昌绪渊深的经史学成就以及他对先贤的仰慕之情。落款“亮甫二兄大人雅属”,钤篆书白文印“昌绪世宁之印”(图2),篆书朱文印“丙辰翰林晋秩学士”(图3)。印章事先蓋印在白色宣纸上,经裁切后粘贴于对联落款下方。对联的作者徐昌绪(1824—1892),丰都县双龙乡人,字琴舫,号遁溪。自小就至情至性,与庶母、诸弟相处谦让、和善。咸丰二年(1852)举人,咸丰六年(1856)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此年正值丙辰年,与对联上的朱文印章内容一致。可见此对联的书写时间应在1856年之后。徐昌绪曾官至编修、侍讲学士,后因1861年辛酉政变案,受肃顺牵连入狱,平反后辞官归乡养老。归乡后在重庆东川书院(现为重庆市第七中学)担任主讲,并受丰都知县田秀栗邀请,编修《丰都县志》。甲申年(1884)丰都城起大火,百姓损失惨重,徐昌绪募渝商巨金救济大众,深得乡民敬重[1]。徐昌绪书法如其人,笔力苍劲,字方中有圆、刚柔相济,深得二王精髓,时人多以之为楷模而临习。对联的画心(图4)长172厘米,宽36.6厘米。其纸张表面光滑细润,质地细腻,具有较强的反光性。采用柯尼卡单角度光泽度仪(光泽测量角度为60度)对其进行分析测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