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给我们最突出的印象就是“对”,声调要对,词性也要对。可是要求太多,感觉创作对联时就像被“绳子绑住了手脚”,好难受啊。
在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平仄可以有变通的方法,于是有同学问,那词性相对,是不是也有变通的方法呢?很遗憾地告诉同学们,“词性相对”可没有变通的方法,不过,“词性相对”(也就是对仗)却有很多种对仗的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对仗也就变得容易了。今天我们就讲一讲对仗常见的几种形式。
工对:对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仗相当工整。诗中的“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翠”对“青”,“千”对“万”,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
宽对:顾名思义,“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邻对: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了。
自对: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如“此地是杜子桥边,运司河下;有时见风来水面,月上柳梢”(清代杭州涌金门内杜桥茶馆旧联)。
推荐访问:对联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