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诗中写道:鞭炮声一岁,春风暖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看来,春节贴对联的习俗由来已久。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一副对联,既增加了节日气氛,又传承了传统文化。
对联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也显示了对联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情趣。如果要贴对联,首先要分两步。第一步,正确区分上联和下联。
区分上下对联的关键在于每副对联的最后一个字。所谓对联的启闭,就是对联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对联中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是三四声(杂音),如鞭炮声,除了旧年的“年”字。对联中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是一两个声调(平仄),如“梅花开迎新年”等字。所以简单来说,最后一个有三四个读音的字是上联,最后一个有一两个读音的字是下联。
区分了上下链接之后,接下来就是第二步:大门哪边贴上链接,哪边贴上链接?
我们站是:面向大门,以横向审批为准。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以权换顶。以前写文章是竖着写的,自然是从右往左,横批上的字是从右往左读的。于是,上联贴在大门右侧,下联贴在左侧。
现在我们所有的书写字体都是横写的,也就是从左到右,对联上的字大部分都是从左到右念的,所以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从右到上了。从左至右,大门左手侧贴对联,右手侧贴底联,与横匾相对应。
总之,要想正确的贴对联,记得先区分上联和下联,最后一个有三四个读音的字是上联,最后一个有一两个读音的字是下联;然后站在门前面对大门,看横批字体的顺序。横批第一个字所在的一面是贴门的一面,贴门的另一面。
目前希望大家未雨绸缪,贴对联,一起过一个快乐的团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