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代棺材铺贴出一对联,行人驻足观看,竟有人说:就他家了
导读:古代棺材铺贴出一对联,行人驻足观看,竟有人说:就他家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8个字一直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现如今要想发展,少不了要借鉴古人的智慧,那个时候,不管是武将,还是文人,他们都用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发展,文人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出现了一大批才子。他们凭借渊博的知识出人头地,还给我们留下了少的文化。尤其是在诗词歌赋上,更是获得了巨大成就。他们在闲来无事的时候,偶尔趁兴而作,要么做一首经典古诗,要么出一幅经典对联互相切磋,渐渐地他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说起对联,小编不由得想起了铁齿铜牙“纪晓岚”,他知识渊博,是一等一的对联高手,跟乾隆多次切磋。清朝时期,乾隆偶然路过一个叫“天然居”的酒楼,看到这座酒楼优雅不俗,便想以此楼名为题作一副对联,随即出了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但下联却苦思不得。因为下联必须要和上联对应,前五字倒过来要能对上后五字,还要语意完整,平仄协调,更重要的是还不能缺乏意境,乾隆身边的大臣也都不知所措。这时候,纪晓岚出马了,他的下联是:“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此话一出,众人皆拍手叫好。
慢慢的对联在古代流行了起来,很多店家为了投个好彩头,便会在商铺门口贴一副对联,以此来获得行人的目光。这不,古代棺材铺的老板也跟风贴了一副对联,此联一出,行人皆驻足观看,大喊良心“卖家”,纷纷表示就他家了,自己以后死了就要买他家的棺材了。那他到底贴了一副什么对联?我们了解了一下。
原来棺材铺老板在门口贴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唯恐生意太好”,简单点来说就是老板害怕自家生意太好,这也体现了老板的一种善良,他不愿看到老百姓死去;下联则是这样:“但愿主顾莫来”,这也说明老板看中的并不是钱,而是社会的安稳,老百姓的健康,他不愿看到太多的生老病死。
不知道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想法?是否也会对这位“商家”升起一种敬佩,佩服他的善良。最后小编想说的是,如果哪位学者有好的下联,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