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通用联
源自父;望出新安。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古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乡贤世泽;国宝家声。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古氏宗祠“国宝堂”堂联。
君称国宝;人举笔公。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古氏宗祠“国宝堂”堂联。
南岭首第;北魏元勋。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古氏宗祠“新安堂”堂联(广东地区用)。
名扬东汉;勇冠鲁齐。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古初,父丧未葬,邻家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为灭。下联典指春秋古冶子,从齐景公渡河。有鼋衔左骖没于水,古冶子右手持鼋头,左手持左骖而出,水为之倒流三百步,人视之为河伯。
五言通用联
父家声远;笔公世胄长。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古氏宗祠“国宝堂”堂联。
六言通用联
押衙真侠义士;笔公为社稷臣。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富平人古押衙,建中年间的侠客。尚书郑震有个女儿叫无双,才高貌美,许配给了郑震的外甥王仙客。后来郑震因罪被处死,无双被收入宫中为奴,打扫园林。一天,王仙客在褥子下发现一封信,上面写着:“富平县的古甲衙是人间的有心人,你是否去求他帮忙?”王仙客便去拜访了他,在他的帮助下,终于救出了无双。下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代郡人古弼,善于骑射,官至吏部尚书,因功封灵寿侯,虽事务繁杂,而读书不辍。他的头尖,太武帝便叫他“笔头”,人们则称他“笔公”。他多次进言直谏,太武帝说:“笔公可以称为社稷之臣。”
七言通用联
学富精撰长生诀;志坚拒交禅受图。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北朝时学者古铣,著有《长生保要》。下联典指明代永王时郎中古其品的事典。孙可望谋禅代,遣人求其品画“尧舜禅受图”。拒不从,受害。
新发于硎千年利;安然无恙万家兴。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古姓望族居新安“新安”二字的嵌字联。
座绕慈云叨佛力;家留旧泽念宗功。
――佚名撰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古氏祖厝联(1)
据村史考证,那洲村古姓始祖古瑜保,是明朝景泰年间,从新会县古劳乡迁入这里开村定居的。
八言通用联
片言可用,毫末将拱;小恶无为,涓流成池。
――唐?古之奇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名宦古之奇《县令箴》辞句联。古之奇,以作《县令箴》出名。箴云:“政不欲猛,刑不欲宽,宽则人慢,猛则人残。小恶无为,涓流成池。片言可用,毫末将拱。勿轻小道,大车可覆。不恕而明,不如不明,不通而清,不如不清。”
古道照人,世传孝德;新安发迹,代孕忠诚。
――佚名撰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名人古初,临湘人。光武时遭父丧未葬,邻家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为灭。太守郅郓甄异之,荐于朝。下联典指汉代名人古翊,新安人。
八言以上通用联
和气致祥,百忍成金,处世端资退让;
厚德载福,惟善为宝,持身贵养谦光。
――佚名撰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古氏祖厝联
洪洞溯渊源,俎豆千秋,祖功宗德清芬播;
新安征谱牒,本枝百世,子孝孙贤福荫长。
――佚名撰河南省濮阳市杜母寺村古氏宗祠联
前火焰、后,仰见祖德宗功与灵山而并峙;
左珠江、右锡巩,惟顾文经武纬合秀水似长流。
――佚名撰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黄姚镇古氏宗祠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