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枫溪在明朝万历年间,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文人吴邦殿,官拜朝廷通政参议和尚宝卿等职。他为人诙谐幽默,善于制谜猜谜。一次,他居家时茶囊羞涩,就叫一个仆人头戴草帽,脚趿木屐,到邻居家讨一包东西,仆人问他要讨什么,请说清楚,他说不用言明,你去便知。仆人莫名其妙地到邻居家照他家主人的话对邻居说了,邻居大笑,让他带回一包茶叶。原来,这是一则哑谜,仆人是个“人”字,头戴草帽是草字顶,脚趿木屐是人字下面一个木字,合成便是一个“茶”字。真是妙绝!
笑话二
19世纪初叶,有位葡萄牙水手从中国带回一些上好的茶叶。水手的母亲见到这异国珍品,请来了亲朋好友共享美味。可是众人一尝,但觉苦涩难咽。水手见餐桌上用碟子盛着“煮好”的茶叶,便问:“那煮茶的水呢?”妈妈答道:“茶都这么难吃,那水还会好喝吗?我早把那水倒掉了!”
笑话三
在17世纪以前,英国的茶叶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路途遥远,进口量又有限,使得茶叶在当时的英国成为了一种奢侈品.但是茶叶在英国的待遇如下:在某贵妇的家庭沙龙中,由一名身穿燕尾服的管家捧进一只精美的匣子和一套一般来说是会镶金的茶具.然后,由女主人亲自从匣子中取出一点点茶叶放入壶中.接下来大家就会一杯杯的喝茶,直喝到一点茶味都没有为止.这还不算,接着女主人会用一只精致的夹子把壶中的茶叶夹出,分几份夹在面包里在抹上黄油,供大家品尝.这时英国的名流们就会一个个拿起茶叶渣子做的三明治,啧啧的吃着,称赞着若干年前我在一间小茶店买茶,看到店主满架子的紫砂壶,不过自己也认不出真假,看来看去,看上了店主自用的一个小西施,姑且这么叫吧,那样子还长的真对不起西施,红黄色,50cc,15元。据店主介绍,他也不认识什么真假,这是进货时那个老板送的,让他选2把自用,他觉得这把很好看,就拿了店里泡茶,结果因为容量太小,来了客人根本不够用,自己用也嫌小,放在店里也卖不掉,来的人都质疑是否能泡茶——这么小!那壶里满是霉,不知是什么时候泡了茶就没洗过了。看我喜欢,店主一阵惊喜,干脆捡几个钱得了,一番讨价还价,15元成交。自从在若朴这里上路后,怀疑这把泥料很有问题,很可能就是白泥+颜色,或者做陶缸的粗砂料。反正俺没看到过好的泥料象那个样子的。所以后来也就几乎不用了。放了几年,前段时间妹妹减肥,问我拿把壶去放办公室喝普洱茶,原矿的壶壶我舍不得,怕她拿去打坏了,就拿了这把给她。结果,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全办公室的人都说这把壶泡茶“好喝!紫砂壶就是不一样!”比他们瓷杯瓷壶里泡的都好喝。当然,他们几乎都是茶盲+壶盲,纯粹为了减肥来喝普洱的。而且因为普洱在我们老家价格很乱,超市里几百元一饼也不是什么好茶。我妹妹拿去的我的几十元一饼的熟普在他们办公室极受欢迎,所以他们吃的都是这个普洱。当然不是俺卖的,都是无偿提供的。所以,这个壶在他们办公室就成了宝了,几乎人人都要来上一口。而且大受赞扬,成为真紫砂的样品。后来我去了,喝过此壶泡的普洱,确实是比我的原矿清水泥掇球泡的要甜,搞的俺自己都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