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精辟的人生格言范文第1篇
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S,否则也不会这么肉麻。精辟指数:5.5
第九位:“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精辟指数:6
第八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精辟指数:6.5
第七位:“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精辟指数:7
第六位:“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精辟指数:7.5
第五位:“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精辟指数:8
第四位:“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完美。精辟指数:8.5
第三位:“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时候看三国,很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底是在夸孙权还是在骂孙权。稍大了一点后才知道,曹操其实和孙权他爹孙坚是一辈的,这么说没什么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怪不得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精辟指数:9
第二位:“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个人认为,在曹操说过的所有的话里面,这句话是最精辟的。难怪刘备会吓掉勺子,连苍天也打了个冷战,以为泄露了天机。其实曹操也就是这么一说,试探一下而已,后来又被刘备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来说过的最正确的一句话。精辟指数:9.5
一句精辟的人生格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环境创设 一举多得
有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促使教学跳出课堂和课本的圈子,并且紧密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又可以促进班集体建设,形成优良的班风,真可谓一举多得。下面介绍本人在这方面的做法和想法,以见教于同行。
一、语文为枯燥的班会课注入了一泓活水
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过去,一直是满堂灌,或表扬好人好事,或批评不良现象,或讲一些空洞的道理。尽管老师讲得辛苦,但效果并不理想。可有意识地尝试把语文知识、技能引入班会课,在轻松愉快的语文训练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如古代不少的寓言既包含生动的语言艺术又包含深刻的辩证法因素,如《自相矛盾》、《盲人摸象》、《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班会课,我让学生先讲述寓言故事,然后联系实际评析,引导学生全面、动态、联系地观察事物,反对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从而学会了正确的思维方法。
此外,我还举行过“民谚中观世象”、“古训中明事理”、“从当代新词看时代变迁”等主题班会。所有这些形式的班会课,无不引入了语文内容,学生在生动的语文训练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用语文去美化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人们喜欢贴上一些名言警句加以美化。我觉得,名言警句固然对学生有激励作用,但未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尝试了这样的方法:首先向学生征集格言,指导学生将自己对人生、社会、学习、生活的种种感悟,精练准确地概括成句;然后评选若干佳句,让学生工工整整地写好、裱好,贴在教室里。每半学期征集一次、评选一次、张贴一次。这样,既可以鼓励学生广开视野、感悟生活,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而且使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实践证明,他们更乐于用自己的格言来鞭策自己,自己的心声使他们倍感亲切、倍感动人。另外,格言内容及装裱的常换常新,也使教室环境常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下面是部分学生最近撰写的格言:1.浪费一分时间,就失去一份财富。2.青春,纵之则短,珍之则长。3.付出必有回报,耕耘定能收获。4.刀子不磨会生锈,人不动脑会落后。5.耸天的大树是一枝一杈组合起来的;渊博的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还在教室里挂一块小黑板,开辟了“每日成语”栏目,布置科代表每日写一个成语并加上注解,然后每周一早读课对上周刊出的成语进行小测试,每学期进行一次大测试。日积月累,学生理解运用成语的水平大大提高,并由此激发出积累词语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备有一个精美的本子,把刊出的成语记下,然后还写上了一段对这条成语的理解与感悟。
教室的学习专栏,开辟了“每期古诗”、“每期名言”、“名人学语文话语文”等小栏目,使学生积累了不少古诗、名言、名人故事等,这对丰富他们的写作材料帮助很大。
寝室是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我也要求学生利用语文去布置它、美化它。有的在寝室一角开辟了文学小书库;有的把语文书里的插图临摹下来贴在床头;有的则抄一首小诗、一句名言、一则小故事或小幽默挂在墙上……每当我走进他们的寝室,就仿佛置身于一个语文小世界。
三、让语文智慧的火花去点亮学生的心灵
一句精辟的人生格言范文第3篇
巴伦博伊姆在谈到“音乐”时,非常直截了当地指出:“音乐是什么?它如何自我表达?它的方式非常简单,通过声音,实际上也就是空气”,“时常有人认为,音乐只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像爱与恨,尤其是在剧场音乐中。但是在绝对音乐中,特别是没有歌词的与无标题的音乐中,我们应该知道它也表达一个人内在的自我,他与世界和宇宙的关系。因此音乐也有能力超越感情甚至与感情无关。”
巴伦博伊姆立足于他对音乐的无比热爱与透彻了解,他认为:“没有比音乐更好的途径去逃避生命,也没有比音乐更好的途径去了解生命。”那么,音乐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或是最能让人们产生共鸣的地方在何处呢?巴伦博伊姆以几位大作曲家的作品为例,如是说:“虽然巴赫、莫扎特和舒伯特距离我们已两三百年,但是今天他们的音乐吸引我们的主要特质,在于一种精神上的超凡脱俗,这种特性需要亲切感与孤独感……”
那么,如何着手去理解、研究和演绎音乐作品呢?巴伦博伊姆认为:“……对于某些要点的关注:乐句、对声音的探求以及一种天生正确的音乐感。”这些着眼点和素质是绝不可缺的。要做到上述要点,你必须要去努力和钻研。巴伦博伊姆认为,我们需要:“……发展倾听的能力,是格外重要的原因。当你阅读时,不管那是一本书还是一本音乐总谱,你必须去读懂字里行间的东西,领悟全部的含义。”我也认为这“全部的含义”是指,表现音乐绝不能局部或孤立地去处理某些乐句和乐段,而一定要明确它们在整体结构和全曲中所处的位置,巴伦博伊姆说:“一段音乐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所表达的东西,而且也在于它与结构之间的先后关系。一个乐句是前一句产生的结果,也是后一句的先声。因此它不能被当作孤立的东西来表达,它必须与整体相连。”
就每一部作品来看,巴伦博伊姆认为:“我们如果了解每一首作品都只有一个高潮点,而其他高潮点只是用来趋近或离开它的阶梯,那么表情节制的概念就变得很清楚了。”正因为每个作品只应有一个高潮点,在其他地方“我们需要运用相当程度的表情节制,以便将一个乐句恰当地放在整个作品中。”
巴伦博伊姆的这个论述,使我们更明确了结构和布局的重要性。有时,我们可以见到有的演奏音处处激动、处处高潮,效果大轰大嗡,使得听者与演奏者本人都十分疲劳,主观和客观都无法欣赏到音乐的真谛。此时,巴伦博伊姆的精辟观点,无疑会是十分重要的警示与教导。
在谈到声音问题时,巴伦博伊姆有精辟的理解,对钢琴演奏者特别有用,他认为:“声音的延续性可能是音乐演奏最大的困难之一。”所以,在钢琴上如何发音、使其有最好的共鸣与最长的持续,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声音有一种倾向,会逐渐消失于无声,除非你给予它额外的能量、额外的音量或额外的强度来支持它。”由于声音有这种特质,尤其在钢琴上弹好连奏就是十分必须,也是相当不易的。那么,音乐中既然有连奏就必然要有断奏,巴伦博伊姆说:“断奏是更进一步的阶段,因为音符没有被允许活完自然生命的全长,而是被缩短了。”巴氏关于断奏的论述是十分生动而形象的,立刻使我们理解了断奏音的合理处理方式,他说:“如果你在一句连奏的乐句中突然发现了一个短促的音符,那么,它必须演奏得比连奏的音符轻些或响些,绝不能用同等音量去演奏。如果你要用这个断奏打断旋律线,你就要演奏得大声点,使得‘扼杀’声音的过程戏剧化一些,突然地打断连奏的自然流动。另一种方式,如果你要这个断奏融入整句之中,只制造一瞬间张力消减的感觉,而不失去连奏乐句的流动性,那你必须将它演奏得较轻些。这正是为什么处理乐句的最后一个音这么重要的原因。”
巴伦博伊姆说得非常精辟而清楚。在钢琴教学中,关于乐句的处理,尤其是句尾、句读、句间的处理,正是体现音乐感的最重要之处,但学生演奏中的败笔,也很多出于这些地方。往往由于连断处理不好,马上就会暴露出学生的修养不足、粗枝大叶――不去体察和感受音乐,同时甚至也会显示出教师本身指导水平的局限。我想,看看巴伦博伊姆此段对声音延续和断开的阐述,肯定会有启示。本文只是最简短的节录,看原文会有更详细与生动的叙述。
在钢琴教学与演奏中,伸缩速度(rubato)是一个十分精妙和难处理的问题,但又是一个高级和必须涉及的课题。听优秀的钢琴家演奏,他(她)们演奏中的韵味和个性,由于其感受和运用节奏伸缩的区别与不同,使音乐的色彩和特点显示得如此有韵味和吸引人,这种微妙的差别及与他人的不同,巧妙利用rubato应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因素。就以皮尔斯弹肖邦来说,肖邦出生已两百年了,有多少大钢琴家已演奏过肖邦的作品了,但是,皮尔斯弹得就是与众不同,我觉得她的rubato运用就是极有个性并独具特色的。换一个人,又会完全不同,譬如阿格里奇、波里尼……最近听到毕列恰奇(RaFal Blechacy)演奏的肖邦协奏曲又是极有个性与非常迷人的。那么,这个rubato的奥妙在哪里?它对每个人的特殊性和对大家的共同性在哪里?有何规律可循?巴伦博伊姆在书中用最常规的解释方式谈起:
“伸缩速度(rubato,又译自由节奏――译注)的原意是‘偷窃’,当你拿了东西之后,你必须归还!从音乐上讲,这意味着如果你在某处放缓以求得更大的表现力,你一定要在别的地方归还。速度上的涨落起伏与灵活多变必须与严格的节拍相关联。”
巴伦博伊姆指出了一种常见的歪曲rubato为越弹越慢的错误现象,他说:“十有八九他们都会放慢速度以求得更多的表情。他们放慢速度时毫不犹豫,却从来没加快过速度。”那么,怎么去避免上述现象,而达到一种合理的rubato处理呢?巴伦博伊姆说:“在理想的情况下,当散板节奏超过了三四小节时,在后来的八小节或十六小节之内,失去的速度就应该得到补偿。”在具体的运用中,就某些作曲家的作品而言,巴伦博伊姆说:“莫扎特和肖邦对自由速度的运用是著名的旋律略为自由,而伴奏部分保持严格的节奏。”
由此,巴伦博伊姆也提到了在哪些作曲家的作品中rubato是必须的,而在另一些作品中则不允许节奏自由。他说:“在《春之祭》里,用自由速度节奏则就像在肖邦的夜曲或瓦格纳的歌剧中不用自由速度节奏一样的错误。”
巴伦博伊姆还举了十分生动的例子,在提到了他的前妻――著名的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时,巴伦博伊姆有如下描写:“她演奏时那种完全投入、忘我的境界,是其他同行和听众最为欣赏的。在她的演奏中,无论速度和力度,都有一种无可辩驳的准确感。她大量使用自由节奏,但是如此的令人信服,让人真正见识到什么是超凡入圣。”既然杜普蕾的演奏与节奏伸缩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如此的超脱,作为我们弹钢琴的不妨也去听一听、感受一下!想必能感受和借鉴到很多宝贵的东西。我曾听过杜普蕾的CD,感到没得说!
巴伦博伊姆又举了一个大指挥家的例子,我们不妨也读一读:“富特文格勒对于自由速度的运用从来不是随兴所至的,或者仅仅是为了强调那些优美或戏剧性的段落。这是一种在乐曲结构意义上的强调手法,他能够将理智与感情高度集中……令人感到他达到了这样理想的境界――用头脑来想,而用心来感觉。”无论排练过多少次的作品,在演出时“总有一种火山喷发般的激情”,“他总被称做最后的浪漫主义者,如果你演奏得富有表情,但是严格按照速度,那么你就是一位古典主义者了”。对于什么是“浪漫主义者”,什么是“古典主义者”,巴伦博伊姆精辟的三言两语就划分得泾渭分明,我们以此作为尺度去对照和理解,不也十分清楚吗?
还是用巴伦博伊姆的话,来为这一段摘录做一个小结与归纳。他说:“节拍器代表了客观时间,自由速度代表主观时间,而张力的感觉是取决于你用掉每分钟六十秒的方式。”
一个非常重要和大家感兴趣的、关于演奏风格演变的问题,巴伦博伊姆在书中多处提到尤其是对演奏趣味和审美的变迁,他的阐述解答了我们的疑问。他说:“大约在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了一种所谓客观演奏的乐派,那是针对19世纪演奏海顿和莫扎特的传统的一些反驳。他们希望除去浪漫派的过度感情,以及所有不符合18世纪音乐风格的因素。但是在那些老式的演奏中,有一种倾向,即牺牲海顿与莫扎特精确的奏法与分句,是为了寻求音乐饱满美妙的音色,及整体上比较自由的节奏。”
这段论述对什么是“客观演奏”、他们的主张是什么、何时兴起的,作了精辟的归纳,这些原则无论对我们的钢琴演奏、教学、音乐欣赏都是非常有用的。
一句精辟的人生格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谚语 起源 应用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在文化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谚语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反映了文化的特征。它们是一个国家人民日常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生活哲理、社会观点和态度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语言,谚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英语谚语的起源
英语谚语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们的起源很久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了解并欣赏英语谚语的起源是必不可少的。英语谚语大多是在广大人民的劳动生活中产生,也有一些起源于文学作品和宗教,还有少数来源于外来语。
(一)来源于民间生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们频繁使用谚语,以至于有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说的是谚语。这是因为谚语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大量的谚语是由诸如农夫、水手、猎人、厨师及家庭主妇等劳动人民使用与自己职业密切相关的词语创造出来的。例如谚语: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 (平静的海上易驶船)。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很多谚语都出自水手。再如谚语: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厨子成群,煮坏肉羹)和厨师有一定的联系。
(二)来源于文学作品
随着文字的产生,一部分英语谚语出现在书面文献中,这些文献主要包括希腊、罗马神话或寓言故事、莎士比亚以及一些名家的作品。例如: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或情人眼里出西施)出自罗马神话。
在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中,最叫人无可奈何的,就是小爱神丘比特。丘比特一直被人们喻为爱情的象征,相传他有头非常美丽的金发,雪白娇嫩的脸蛋,还有一对可以自由自在飞翔的翅膀,但是眼睛是被蒙上的。丘比特和他母亲爱神一起主管神、人的爱情和婚姻。他有一张金弓、一支金箭和一支铅箭,被他的金箭射中,便会产生爱情,即使是冤家也会成佳偶,而且爱情一定甜蜜、快乐;相反,被他的铅箭射中,便会拒绝爱情,就是佳偶也会变成冤家,恋爱变成痛苦、妒恨掺杂而来……
因为丘比特的眼睛是被蒙上的,所以后来人们用这句谚语来比喻在恋爱中的恋人看不清彼此的缺点。再如Too swift arrives as tardy as too slow. (欲速则不达)出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三)来源于宗教文化
基督教在其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超出了狭隘的宗教意义,形成一种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现象。所以在古代西方《圣经》几乎是人手一本的教典,《圣经》里有很多语言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人们经常引用里面的典故、诗歌或格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描述事物,久而久之这些语句就形成了许多耳熟能详的谚语。例如Eye for eye, tooth for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You can’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来源于外来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语言不可避免地要与另一种语言发生联系。很多英语谚语来源于希腊语、法语、拉丁语、阿拉伯语等语言。在公元前1066年,法国诺曼统治者威廉征服了英格兰,在那以后法语就成了英国的官方语言,这使得英语中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一些法语,谚语也不例外。例如All cats are grey in the dark.(黑暗之中的猫都是灰色的)来源于法语:“la nuit, tous les chats sont gris.”
在中世纪,很多西欧国家都把拉丁语作为他们共同的文学语言。文艺复兴的时候英语学者专家都尽力吸收其他国家的文化,所以他们也就顺理成章引进了大量的拉丁谚语。例如“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人生朝露,艺术千秋) 就来自于拉丁语 “ars longa, vita brevis”。
二、英语谚语的应用
每个英语学习者都会意识到英语谚语的价值,谚语所具有的短小精炼的特性使其在严肃或诙谐的场合都能被应用得得心应手。英语谚语不但在生活和教育方面使人受益匪浅,而且在艺术和美学方面谚语也能“独当一面”。
(一)英语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英语谚语能表述行为准则,而更多则是传达建议和忠告。千百年来英国人民一直运用谚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传播着劳动和生活的经验。例如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gained.(省钱就是赚钱)反映了英国人民勤俭持家的态度。再如人们用“April showers bring forth May flowers.(四月阵雨天,五月花似锦)”来指导农业和气象。
(二)英语谚语在教育中的应用
英语谚语内容精辟,寓意深远,有广泛的感染力,而且措辞简练便于记忆,是集艺术性、实用性、文化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英语教学的好题材。英语学习者熟知一些谚语,不仅有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而且能促进其语言学习,提高语言修养,并获取有益的思想启迪。巧用英语谚语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中不少谚语都教人守德、惜时、为善和求真、志存高远和勇于进取等,是学生们不可缺少的知识。例如Everything comes to him who waits.(机会只给有心人)。再如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时光不等人)。
(三)英语谚语在广告界的应用
众所周知,广告语以简洁明了、引人注目和有创意为特点,而谚语的内容精辟,措辞简练再加上朗朗上口的特点正适合应用在广告语中。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往往把谚语做一下修改,把一些单词换成产品需要的单词,这样既引人注目又不失创意。例如一家美国药店在为一种新药做广告的时候就用了这句话“A pill a day keeps a stroke away.”这句话其实就是由谚语“ An apple a day keeps doctors away.” (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你) 改写而来的。再如可口可乐公司为其可乐做广告的时候就用了“Thirst come, thirst served”和 “Where there is coca-cola, there is hospitality.”众所周知,这两句广告语的前身就是英语谚语First come, first served.(先来先得) 和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谚语在英语国家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折射,是语言的活化石。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形式概括表现事物的发展规律与现象,通过浅显的话蕴含博大精深的道理,是英语语言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The Authorized(king James) Version. Holy Bible.Massachusetts: The Christian Science Publishing Society, 1987
[2]培根.培根论说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一句精辟的人生格言范文第5篇
一、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主动性
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练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此诵读就成了我们破解古诗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乐美,它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以便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读准诗句的节奏,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开拓想象,发展其创造性
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常说的诗歌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说的也便是诗的"意境"。
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因此,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
古诗中的想象当然也需通过学生的诵读来实现,教师大可放开手脚,让学生在读中译出诗文,对诗中的情与景进行初步理解,然后,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对诗文不加限制的改写、描摹。那时那物那人那景那情就会跃然纸上,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当堂竟说。如《钱塘湖春行》一诗,有的学生这样描绘:春水初平的堤岸,春云舒展,贴近湖面,莺在有阳光照到的树上飞鸣,轻巧的燕子衔泥喃喃而舞,是春花初绽令人眼花乱,是绿茵的草长得可没马蹄……当学生能够当堂联想、想象到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时便是入情入境了。如此诵读,学生既读出了画意,脑中展现了立体的图景,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诗的意境,开拓了学生的想象,其创造意识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
古典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它凝练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鉴赏诗歌的语言,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开”等精妙含蓄的词语永远值得学生去揣摩、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