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失败要微笑面对重新再来励志语录通用(40句)

zydadmin  87

儿子中考结束了。因为不少人私信,问我初中议论文写作有关的话题。被问得多了,思路也被一次次地梳理。想了想,倒不如花点时间整理出来分享,也许会惠及更多感兴趣的家长和孩子。

首先,说说初中议论文写作的机遇与挑战

先说挑战。

笔者所在的城市,本地组织中考。中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80%甚至更高比例的孩子,会倾向写记叙文。写议论文,绝对是非主流。所以,市面上指导初中议论文的老师和材料,相对记叙文来说,少很多。

高中议论文素材倒是多,可中考和高考的议论文评分标准迥异,不能完全参考。所以,如果决定选写议论文,就要有充分的心里准备。挑战就是,需要更多的是自我探索与打磨,可依赖的外界条件不充分。

但是,换个角度看,机遇并存。在打击套路作文、宿构文的大语文时代与背景下,记叙文也好,议论文也罢,具有强烈自我风格的文章,是更容易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2022年中考,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我们班里有个男孩,他性格内向,感情细腻,平时就愿意写点小随笔,朋友圈里小长文什么的,当然这都不可能是中考作文的结构和风格,就是记录和表达一些真实感受,题材也很宽泛,有时是篮球,有时是同学情。话说这个孩子,在中考考场上忽然来了灵感,竟然大胆的没有用平时那篇改了无数遍的、最熟悉的作文,而是围绕主题,洋洋洒洒的按自己的真实情感,写了个痛快。

出考场的时候,孩子既兴奋又忐忑,他妈妈一脸愕然,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既有点担心又有点羡慕。

这样真的行得通吗?

公布分数那天,我们都没敢主动问他妈妈孩子的作文得分。后来,还是孩子主动分享了成绩:68分!天啊,中考作文满分是70分啊。

这个结果,极大鼓舞了我,也进一步论证了中考作文的评分趋势——中考作文,考察的是孩子平日积累的文学功底,是孩子对所感所想用词准确而恰当的表达,是对素材的准确运用与逻辑思路。套路作文,可以帮你及格,但是想拿高分,有点难度。

BTW,我儿子中考写的是议论文,得分64。虽然不算很高,但也没拖后腿。以我对他平时作文的观察,论证技巧几乎可以忽略,这分数,基本就是靠素材和文学素养“硬打”出来的。

回想自己初三那年“受的苦”(苦于议论文写作无人请教),我特别将自己摸索出的一些不成熟的素材积累经验,和大家做一点分享。希望能够多少帮助到有同样诉求,但又苦于无门的家长和孩子们。

其次,初中议论文素材积累实操小窍门

一、素材的来源: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

1. 口碑介绍与分享

这肯定是最朴素的来源。过来师哥师姐的推荐,老师的推荐,知名靠谱知识博主的推荐等等。但是,在这里,我们需要有辩证的认知:一方面是,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不能一味的“拿来主义”;另一方面是,前期往往必须通过大量阅读,完成磨合的过程,进而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所谓“观千剑而识器”。所以,偶尔,绕点路也是难免的。

2. 书中介绍链接

举例来说,最基本的是,语文教材里的推荐阅读。比如,斯诺的《毛泽东自传》。教材文章出现频率较高的作者,除了毛泽东,还有苏轼,还有鲁迅。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先读作者的自传类书籍,充分了解其生平主要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所处的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后,再回头看作者在某个阶段的所书所言,就能更好的理解与消化。脱离了背景,单独阅读文本本身,有时很难体会到文章真正的妙趣与意味。

再比如,在某个你很认同的作者,在其书里又提到了其它作家的书。比如在《周国平论阅读》中就提到了不少经典之作。经过大师认证的作品,往往不会太差。如果刚好你还感兴趣,就可以再买来看。以此类推。

3. 大数据关联推荐

当你在淘宝或当当上订阅一本书,下面往往就会出现“你可能还会喜欢”的版块。后台数据通过运算,做了关联性链接推荐。比如你搜的是“高中语文阅读”,那么除了相关辅导书,还会有很多高频率高中生点击订阅的书籍就会蹦出来。这是大数据的带来红利,尽情享用就是。

4. 作者延展系列

之前有朋友推荐了曹林《时评写作十六讲》,我看了觉得挺不错,就又订了曹林《时评中国》系列。余党绪老师写的思辨系列,对高中生很有启发,我发现他还是《中国校园文学》的主编,那就不妨买几本杂志再看看。

顺嘴说一下,上高中以后,恐怕孩子时间挺紧张。平日整本书阅读有点奢侈,杂志就实际得多。如果说整本书阅读是正餐,那杂志就像小零食。散放在餐桌、卫生间、床边、茶几等地方,孩子有空就抓一本看看,杂志中的文章通常都很短,3-5分钟就能看完,全当是放松吧。

除了上面提到的校园文学,还有新华文摘、名人传记杂志、人民文学杂志,都相当不错。长度适中,文体宽泛、题材多样、角度各异,活泼风趣的同时,还饱含丰富的人物案例与评论观点,也是不容小觑的素材库来源。

5. 主题延展系列

初三议论文的时候,老师就耳提面命的提到,要查阅整理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案例与评语。那么,把这个主题延展一下,是不是再看看2020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再看看七一勋章获得者案例?再看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案例?

思考一下,这些又红又正的案例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歌颂和提倡的时代主旋律是什么?符合这个主旋律的古今中外人物还有哪些?他们是不是可以构成论证的人物群像……你看,师傅领进门,走路靠个人啊,同志们。

二、拒绝二手加工素材:唯有源头活水来

经常有家长私信问我要“必背素材集锦”。刚开始我还耐心解释,后来实在被问烦了就直接说“没背过”、“没有这样的材料”。有些家长还不高兴,感觉是我故意不告诉他。唉,真是冤枉。说完素材来源,接下来咱就说说,关于素材整理的问题。

最常见的错误整理素材的方式如下:

- 大量抄写作文书里优秀文章,错。

- 直接背诵素材杂志里大段、整段的描写,又错。

- 只看“解析教参”,不看“原著文本”,大错特错。

以上,可以统称为“二手资料”。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现成、间接。而你扮演的则是“搬运工”角色,干的是“力气活”。

使用这样的素材,有什么后果,想想便知。阅卷老师那火眼金睛,一看就是套路,立意大同小异,毫无新颖之处。再加上因为是生搬硬套,所以论证就会牵强,没滋没味。

其结果,往往是孩子累个半死,分数还不见涨。更有甚者,出现宿构文低分、跑题扣分、雷同文零分的各种惨状。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很简单——

因为你有的,别人也有啊;

因为你没动脑子啊;

因为那不是你自己的东西啊!

那该怎么办呢?答案更简单——

看原著。

动脑子。

关于应该阅读原著,而非半成品或二手资料,周国平曾有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直接读原著是通往智慧的捷径。大师,绝对比追随者可爱无比也更加平易近人。就像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伟人总是被那些包围着他们的秘书和仆役更容易接近,困难恰恰在于怎样冲破这些小人物的阻碍。”你想想,孩子整天追着小杂役跑,那素材的逼格能高吗?

阅读经典,直接与大师交流,结识和欣赏人类历史上那些最优秀的灵魂,是人生莫大的享受。积累素材的道理,亦然。

当你真正领悟,并打从心底,老老实实接受这个朴素的道理之后,那么,后面涉及所有技术层面的操作就变得易如反掌,信手拈来。

比如,多角度立意,举一反三的用透一个人物素材;再比如,人物素材的常见展示方法和句式,打造属于自己独有的“素材积木块”;还比如,老瓶装新醋,在普遍常规的人物素材中挖掘出新亮点,等等。

篇幅所限,最后我强烈推荐准高一同学暑期阅读《史记》,尤其是列传部分。它不仅有大量而详实的人物素材,而且还能顺便解决古文阅读,历史知识,朴实文风,浸润素养,开阔格局……你看,一下子搞定了多少问题。如果说,语文学习真有什么讨巧的方法,能够举一反N,那么阅读《史记》,绝对算一个。

关于本文

作者RubyWuu.

复杂人生的简化人,苦闷生活的解闷者,高一新生的亲妈。专治各种不高兴。愿码字千文,与君畅怀一笑。

***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如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掐头去尾各种不讲究的转载,作者将依法举报及维权,敬请提前知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suobianbian.com/read-37363.html

随机主题
(2025-04-04热点)-孙俪发文引发热议,经纪人紧急回应,网友调侃:邓超反应成焦点(2025-04-04热点)-女演员长相多重要?看《我的后半生》杨童舒,才知何为风韵犹存描写山水的千古名句(2025-04-03热点)-刘亦菲穿拖尾裙奔跑,网友惊呼:在逃公主再现!(2025-04-03热点)-刘亦菲穿拖尾裙奔跑好像在逃公主,网友:这才是仙女该有的样子!(2025-04-03热点)-视觉盛宴!刘亦菲穿拖尾裙奔跑好像在逃公主 网友:刘亦菲跑起来也太美了吧!(2025-04-03热点)-首饰金价已接近千元心理线 避险情绪推涨(2025-04-02热点)-胡歌被曝已升级二胎爸爸 儿女双全羡煞旁人(2025-04-02热点)-张柏芝44岁美上热搜!穿鱼尾裙身材绝了,这状态是吃了防腐剂?贻笑大方的下一句(2025-04-01热点)-宇树机器人售卖宇树机器狗,一分钟卖出超百万(2025-04-01热点)-冰雪消融 迎“开湖”(2025-04-01热点)-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赛博工匠之手,如何重塑未来世界?平安夜的祝福短信暖心的让人窒息的婚姻文案句子(2025-3-30热点)-妈祖神像在厦“打飞的”再飞宝岛三年级一段话大全师生关系像朋友的句子师生情的句子(2025-3-28当日热点)-红霉素软膏是药不是万能药!别让家人滥用!(2025-3-28当日热点)-4亿人超重:中国肥胖问题亟待解决的身体与生活之重(2025-3-28当日热点)-中国最胖的省是河北 体重增长呈现明显”南北分界线”现象!!(2025-3-28当日热点)-74岁刘晓庆再逆袭首演甜宠短剧搭档小37岁男主网友充值过亿预定?诉说自己心情的句子简短一点(2025-3-27当日热点)-小伙靠书法帮父母还清2000万巨债 7年奋斗终圆梦(2025-3-27热点)-69岁阿姨自驾环游中国走出抑郁:1500多天去过全国330多个城市(2025-3-27热点)-《还珠格格》重磅回归,30集微短剧即将上线!(2025-3-27热点)-年龄越大越要控制饭量?提醒:60岁以后吃饭别超这个量,或更健康温柔的句子文案无关爱情温柔中带点霸气的句子文案短句高质量励志长篇(2025-3-26当日热点)-42天减重12斤,办公室族的成功减脂之路!(2025-3-26热点)-闫妮微醺再上热搜,影迷热议其真实一面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