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班音乐游戏:《牛仔很忙》
大班音乐游戏《牛仔很忙》
[教材简解]
在大班下半学期的《人们怎样工作
主题中》,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职业既熟
悉又陌生,他们平时能了解身边一些人
的工作,同时又充满好奇或关注不够。
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机会与孩子们多沟
通、交流,了解孩子们对那些职业感兴
趣。在一次偶然的课间,我发现我们班
的孩子对周杰伦的音乐牛仔很忙产生很
大兴趣,并跟随音乐律动非常高兴,于
是我设计了这节韵律活动《牛仔很忙》。
同时大班孩子同伴交往的愿望也愈加强
烈,所以我结合流行音乐《牛仔很忙》,
设计简单的前后左右方位拍手动作,让
~2~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更好地发展方位感。
同时结合幼儿乐于交往的个性,将交换
舞伴设计到《牛仔很忙》集体舞中。
[目标预设]
1.增强幼儿的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
受力,体验合作音乐表演带来的乐趣。
2.创编动作,学习握手交换舞伴的
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节奏感,根据音乐节
奏创编动作,学习握手交换舞伴的方法。
难点:创编动作,分辨左右手,学习握
手交换舞伴的方法。
[设计理念]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
出,大班幼儿喜欢并模仿,在艺术欣赏
是常常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
自己的理解,同时,大班幼儿有能力且
愿意与同伴相互配合,进行艺术行为的
表现。我选取乐曲《牛仔很忙》,节奏欢
快,适于表现,对大班幼儿也有一定难
度挑战。
~3~
[设计思路]
音乐活动的魅力在于熟悉并掌握音
乐旋律之后,能随之律动,并创意表现。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再创作,我将这节课
设计为第一课时,但是在课前让幼儿充
分熟悉乐曲,为动作创编铺垫经验基础;
活动开始,用律动模仿操的隐形铺垫带
入情景,看似简单随意的动作都是能够
在下阶段创编中可能用到的。第二遍播
放音乐,提出让幼儿自己创编的要求,
并且相互学习;第三遍音乐,提出让幼
儿两两配合的要求;第四遍重点讲解交
换舞伴方法和实践。每一遍播放音乐都
有新的任务和挑战,让幼儿的经验在发
现和解决中层层推进,并且利用小道具,
区分左右手,最终挑战新的舞蹈表现方
式——集体舞。有序、好玩、美观地完
成体验集体舞带来的快乐,体验同伴音
乐游戏的成就感。
[教学过程]
活动准备:
幻灯片、音乐《牛仔很忙》
~4~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律动
教师带领幼儿进场,随乐做律动(拍
手拍腿拍手拍空气,小牛角)(第一遍音
乐)
教师: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来跳一
支很酷的舞《牛仔很忙》,你们想不想体
验一下做牛仔的感觉?
幼儿:想
二、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教师:既然是牛仔,那得先学学牛
仔的动作。你想到什么动作?谁想先来
试试牛仔跳起舞来会是什么样子?
请幼儿上前表演动作,将动作编进
歌曲。
教师:你太酷了,我们来学学这个
动作吧!(如果幼儿创编不出来用周杰伦
mtv引导)我们把他的动作编到舞蹈里
ok?(第二遍音乐)
三、找朋友对跳
教师:我觉得我一个人跳没意思,
我想找一个好朋友跟我一起来,谁愿意
~5~
(第三遍音乐节选加入幼儿创编的
动作)跟你旁边的小朋友来试一试?
四、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教师:这个有点简单,我还有更好
玩跳舞的办法,你们想不想看看?看这
里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圆圈,表示两位小
朋友,黑色的是——头发,两个人面对
面,现在你们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出
示幻灯片p1~p2)
教师:很多对小朋友站在了圈上,
并且换了一个位置,变成了背靠背,我
又要找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了。(第四遍
音乐节选)示范的时候念口诀:握握手,
握握手,用力拉过来,见到新朋友啦!
重复一次.
五、幼儿尝试用交换舞伴的方法跳
舞
教师:都想来跳一跳吧!和你的好
朋友面对面站到圈上。我会提醒你们的!
(第五、六……遍音乐)
六、表演
待幼儿熟悉舞步后,邀请身后的
~6~
老师一起表演。
七、活动反思
活动中关注幼儿面临到的问题给予
帮助,会更有效地帮助幼儿掌握活动重
点难点。这次活动中,孩子往往会在这
些方面遇到问题:分辨不清左右手;握
手时间到底有多长再交换舞伴?怎样交
换舞伴?针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及时观察发现,就
能很好的把孩子面临的障碍去除,同时
也能给这堂课增加亮点。针对以上几个
问题,我发现运用手腕花区分左右手的
方法非常有效,但是结合本堂课的音乐
特点,我将手腕花更换成白色手套,舞
蹈在白手套的映衬下更洒脱帅气了,孩
子也能更好地区分左右手;握手时间在
歌词“不用麻烦了不用麻烦了不用麻烦
不用麻烦了”之间,制作图谱也能帮助孩
子区分时长,不再出现过早交换或者过
晚交换的情况;除了教师示范,现代多
媒体手段也很好的帮助教师解决交换舞
伴这一教学难点:运用两个圆圈,设计
~7~
动画效果:从面对面——背对背,简单、
形象地将交换舞伴的过程展现在幼儿的
面前。
好的教学活动不是设计多科学严
谨,而是要善于在活动中发现幼儿学习
的普遍问题,给予关注和解决,往往一
堂课的亮点不在于顺畅地进行,而是在
于教师如何把握这些难得的教育契机,
让活动充满灵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suobianbian.com/read-3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