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错就错
“将错就错”这个成语源自于《庄子·外篇·知北游》:“夫道不欲固。知雄弱者不可不将错,志定者不可不屈。是故知者不固志。”这里的“将错就错”是指“将错误的事物当作正确的事物去行事”,而不是有意地做错事。今天,“将错就错”多被用于形容“本来就错的事情继续做下去”或是“为了避免受到惩罚而不得不将错误继续做下去”。
将方向错误的路坚持到黑暗的尽头
有一名年轻的男子,沿着一条偏僻的山路开车前往目的地。由于他没有看导航,因此错过了拐弯的地方,走错了路。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错误的道路竟然越来越宽,越来越平坦。男子把这认为是能感谢的小失误,因此继续前行,甚至没有想过要折回去找对的路。当他开到了路的尽头,发现这条路通向一个废弃的矿井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将方向错误的路坚持到黑暗的尽头”。
将别人的课代表错了,他自己也错了
“将别人的课代表错了,他自己也错了”这句话形容的是做事不认真、不负责任的人。有一次,小明老师让学生们代表班级清理垃圾,小芳同学代表了班级,但她懒得清理,硬是让别的同学代替她来完成任务。结果,小明老师感到了奇怪,因为她并没有将任务传达给小芳以外的任何人。于是,他重新向小芳发出了提醒,以便她现在就去完成任务。如此继续下去,最后发现,除了小芳,没有一个人在执行任务。这就是“将别人的课代表错了,他自己也错了”。
将学生疏忽错过的事情说成是故意的
在某个小学里,有一个顽皮的班主任,他非常喜欢开玩笑,这时候他说:“如果你不完成学生的作业,那么你就得事先跟他说清楚,这样他就不会忘记了。”在某天早晨的一节课上,这个班主任发现以前已经检查过的题目是错的,于是他非常生气,开始责怪这个学生。然而,当这个学生向他解释说,他当时是有努力试图去完成这个题目的,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完成,这时候这个班主任便显得很矛盾了。他不能说这个学生是故意地错过这道题,但同时又不得不批评他因疏忽才导致这个问题。这就是“将学生疏忽错过的事情说成是故意的”。
将两个错误的想法叠加起来
有一个古董商,他通过购买和销售来赚钱。他的一名员工向他辩称,他应该在购买古董的时候以尽可能高的价格买下它们并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同样,当他在购买时应该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下货物。古董商于是采用了这一策略,并开始把店铺装扮成一个古董。他非常自信地宣称这样做能让他获得巨额利润。这种方法一开始确实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功,但后来越来越困难了。他必须以非常高的价格买古董,并且必须找到与之匹配的客户。同时,他还必须以非常低的价格购买古董,否则他就会赔钱。这就是“将两个错误的想法叠加起来”。
最后的总结
“将错就错”的做法看似可行,但是它终究是有弊无利的。在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像认真的学生一样对待每一个任务,勤奋努力,认真对待。因为“将错就错”终究是不能长期发展的,那些稳重且有智慧的人才能打破迷失的蒙托克顿,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