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都昌元宵节
都昌元宵节,是江西省南昌市都昌县的传统节日。据传始于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历史。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被称为中国民间的“小春节”,通常将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进行,也是中国乃至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习俗
都昌元宵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龙灯游行。据说,当地百姓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开始制作龙灯,龙灯舞则更是自清朝光绪年间热闹起来。每年都昌元宵节期间,民众分组织起数十条龙灯队伍,几千米长的“龙灯长队”在市街上飞跑而过。每个龙灯队伍都要设计不同的造型,用鲜艳的色彩装点,每一条龙的龙鳞都要贴上彩纸,每组队伍中龙灯舞龙的人数不少于一百人,担负运行龙身的力量更是人人有份。
其它活动
除了龙灯游行,都昌元宵节还有其它的活动:挂灯笼、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放烟火等。在沃洲公园南湖的游园活动中心,举办有赏花灯、猜谜、娱乐游戏、售卖元宵等活动。
历史沿革
据记载,都昌元宵节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在农历正月十五夜,都昌县兴文镇围绕寺庙放烟火,并互猜谜语,逐渐演变成分家放烟火、互猜谜语、赏花灯、食元宵的民间传统节日。1956年,都昌县政府正式开展元宵节庆祝活动,成立了都昌街道龙灯研究会,开始了现代都昌元宵节的历程。2006年,都昌元宵节被评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最后的总结
都昌元宵节是江西都昌传统的节日,历史悠久。传统的龙灯游行是都昌元宵节最具特色的活动,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看。除了龙灯游行,还有挂灯笼、猜灯谜、吃元宵、放烟火等活动,每年都会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参加。这是一个传承了400多年的重要节日,也是都昌人民的重要文化遗产。